“遛狗”的目的?

网络比赛既然是比赛,就有名次和奖励,为了这些利益冒一次险,用人工智能搏一把,反正是输也是没有名次,就算被查出来也不过还是没有名次。

有些比赛虽然没什么奖励,但是上网下棋为了什么,高兴痛快,用软件“虐菜”和自己“虐菜”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其实这两年开始网络对弈的味道就有些变了,输了棋就怀疑对方“遛狗”,而且那些遛狗赢棋的人,不以为耻,反以自己“懂”人工智能而沾沾自喜,甚至到处宣扬。

象棋第一人王天一在网上也是“菜”

象棋第一人王天一之前做象棋直播,到网上下棋,几乎一盘棋都赢不了,因为“对手”都是软件。长此以往,象棋线上对弈的今天可能是围棋线上对弈的明天了吧,没有人,只有“狗”。

如何判断作弊?

既然有人作弊,那裁判在干什么?裁判在忙着鉴定是否作弊……

由于是线上比赛,尤其是很多人参加的业余比赛,不可能到线下监督棋手,只能通过棋谱来判断棋手是否有作弊嫌疑。

目前比较主流的裁判方式是:一方面看棋谱与当前主要几款围棋人工智能的重合度,一方面看棋手以往的战绩和实力,综合两方面的情况来判断。但这样显然不能100%确认是否“遛狗”,疑似作弊者自然也不服气。而且这种裁判方式很耗时间和人力,往往一盘棋的还没判定,后面比赛好几轮已经下完了。

更难以界定的是,对很多高手来说,不用每一步都看人工智能的支招,甚至只要告诉他们个胜率判断情况,心理就知道该怎么选择怎么下了,这种肯定也算作弊,但怎么查?

2019围甲联赛闭幕式现场

最近进行的华为手机杯围甲网络热身赛和中信置业杯女子围甲网络热身赛都在规程上特别注明:严禁使用AI。一线的职业棋手们有职业操守来约束,但其他的比赛的棋手们恐怕就不那么自觉了。

一位职业棋手参加了一个网络赛事,本来实力偏上的他7轮2胜5败,而且棋输得没有什么脾气,心灰意冷之下选择退赛,退出网络围棋,甚至给出了“人工智能对围棋弊大于利”的感叹。

输赢是小 诚信为大

还有很多网络比赛作弊还发生在小棋手身上,有的甚至是家长主使;还有的小朋友比赛只要棋输了,家长就认为对手用了AI;这些风气都非常不好,围棋本是修身养性,洁身自好的项目,为了一时胜负,丢了诚与信,没了平常心,得不偿失。

如今之计,第一是明确规则,重罚作弊者。参考很多网络游戏,作弊者是要封号甚至封IP的,线上围棋比赛也应如此。第二,比赛方式改变,除了对弈,增加一些其他方式的比拼,例如知识问答,例如死活题。第三,增加抽查机制,现在是民不举官不究,不能让作弊者有对手不懂的侥幸心理。

!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