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抗韩路上的中国足球名将
2025-10-19 20:35:35 | 音乐足球现场 | admin | 2615°c
38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年轻”时代的结束;38年,对于球员来说,则是经历了从一穷二白到成名再到退役的艰难历程;38年,更是中国国足与韩国国足苦苦缠斗的时间跨度。38年,国足在对阵韩国的国际A级比赛中,1胜13平18负处于绝对下风。
很多年后,提起中国足球抗韩时,人们逐渐发现,中国队的“恐韩症”并非一场比赛的胜利就可以治愈的,所谓“恐韩症”,其实就是中韩足球真实的差距。
倒在抗韩路上的国足名将更是不计其数,中国与韩国的首场国际级交锋发生在1978年的曼谷亚运会上。时间是1978年12月17日晚18点30分,亚运会男足半决赛阶段首场比赛。在那场比赛中,日后成为中国足球名宿的迟尚斌、容志行、沈祥福一同首发登场。
这场比赛两支球队踢得异常凶猛。容志行甚至开场不久就被韩国球员踢伤了头部,双方半场战平。下半场回来的韩国趁着国足立足未稳破门成功。最终,中国队在曼谷0-1惜败韩国。
该场比赛正式拉开了两队三十余年的对抗历史,也是中国足球“恐韩症”的开端。
当时的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场比赛的重要性。而国足在之后的几场对阵韩国的比赛中也有过胜绩,只不过都不是国际A级赛事。比如在1983年的新加坡鱼尾狮杯中,中国队凭借李辉和李华筠的进球2-0击败韩国队。
三年后,1986年印度的尼赫鲁金杯赛,国足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凭借贾秀全和柳海光的进球2-1逆转取胜。韩国队当时拥有七名参加过世预赛的球员,中国队也拥有贾秀全、马林、李辉、李华筠这样的巨星,双方攻守水平相当。韩国队在失掉第二球后大举反攻,中国甚至有球员防守到抽筋,但最终国足还是守住了这一球优势取得胜利。而这,竟然是2010年东亚四强赛之前中国队最后一次击败我们的近邻。
此后的24年,几代中国足球人都倒在了这条通往破韩的荆棘路上。从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第一拨精英,范志毅、郝海东、彭伟国,再到之后李铁、李玮峰,他们的结局都是以失败告终。
作为中国足坛职业化后数一数二的大佬,范志毅的名声红遍亚洲,但同中国其他大牌国脚一样,自出道伊始就随中国国奥一起背负了“恐韩症”耻辱,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预选赛可以说是最让中国球迷揪心的一场比赛,拥有历史最强阵容的国奥队令国人瞩目,结果面对打平即可出现的局面,范志毅、徐弘领衔的国奥竟然在开场9分钟被对手连进三球,“黑色9分钟”这一新名词就此诞生,“恐韩症”的概念第一次被国内媒体提出。
此后的范大将军无论是留洋英格兰,还是荣膺亚洲足球先生,甚至在亚洲杯上面对韩国直接取得进球,都未能跨越韩国这道天堑。“有的队,注定就是要和中国队过不去”,最终范志毅只能带着这个宿命般的结语告别职业生涯。
说起范志毅,就不得不提郝海东,在某个时期,国内媒体曾一度把郝海东誉为“亚洲最佳前锋”,事实上,郝海东的确不怵韩国球员,92年那场黑色9分钟的比赛,为中国国奥打进挽回颜面一球的人正是他,此后的两届中韩对抗赛,为国足进球的也是他。不过由于和米卢的矛盾,中国第一前锋无缘2000年亚洲杯,在职业生涯黄金期错失战胜韩国的最佳时机。
虽然在国家队无法战胜韩国,但郝海东还是在俱乐部层面令对手心服口服。2003年的A3联赛上,郝海东在和韩国联赛霸主城南一和的比赛里连进三球,帮助球队三比二获胜。赛后在酒店的电梯里,他和城南一和的主教练不期而遇,对方主动伸出手来表示敬意,临别还鞠了一躬。郝海东的遭遇与大多数中国国脚一样,只有回到俱乐部才能品尝到胜韩的滋味。
高峰是实力和争议并存的天才前锋,92年因为纪律原因无缘那届奥预赛,并最终被认为是国奥出局的最重要原因,那场中韩国奥之战,如果有他在,历史或许将被改写。直到今天,依旧有人说他是中国天赋最具的前锋。他的性格桀骜不驯,仗义执言,令他是非不断。2003年,高峰因为犯规被取消了体测资格,最终退役,也算是对其充满争议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
彭伟国脚法细腻,头脑清晰,视野开阔,善于协调全队的攻防节奏并传出致命传球为队友创造破门得分的机会,也具备个人进球得分的能力,是全队进攻的策划核心,同时也是罚球及角球专家。缺点是体能相对欠佳,速度及对抗能力一般。这种类型的球员一直不是国足历任主帅青睐的对象,多数情况下这个国足真正的10号球员只能打替补。不过在有限的国足时光里,彭伟国碰到韩国队表现都异常出色。
1992年的奥预赛,中国队在上半场前9分钟内就被韩国队连下三城。以作风、意志著称的联赛精英徐氏铁军不仅在足球上不是对手,而且在精神上出现了几近完全的崩溃。反倒是徐根宝最看不上的“软脚蟹”彭伟国表现出了难得的斗志,战斗到了最后一刻。96、97两届中韩对抗赛,彭伟国虽然遭到洪明甫和金铸城这两位经验丰富的铁汉围剿,但他在比赛中仍然能够觅得破门良机,可惜这些比赛国足均以败北告终。
作风勇猛、体格健硕的张恩华是天生的队长胚子,从大连市少年队开始到国足和大连实德,张恩华一路踩着队长的足迹走了过来。作为国奥和国足的主力中卫,黑子的抗韩履历可谓丰富。从95年戴拿斯杯东亚四强赛的0-0,到96年奥运会预选赛0-3的惨败,从中韩对抗赛,到亚洲杯赛场。PK对象从到崔龙洙到黄善洪,张恩华的个人表现虽然十分出色,但与他的前辈徐弘一样,黑子始终未能帮助国足战胜韩国人。
历数国足抗韩英雄,当年的头球王宿茂臻当仁不让。2000年在黎巴嫩举行的亚洲杯赛中,国足小组赛首战就遭遇老对手韩国队,当时的国足2-2战平对手,宿茂臻打进一球且制造了一粒点球,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助国足拿到这一分。其实宿茂臻早在1996年第一届中韩对抗赛就有过登场,不过当时这位中国“足坛真汉子”表现不佳。
作为第一个留洋欧洲五大联赛的中国球员,杨晨凭借出色的发挥征服了法兰克福球迷,顺理成章的入选米卢执教的国家队征战2000年亚洲杯,并依靠亚洲杯的高光表现成为了米卢心目中中国队的“第一前锋”。不过由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韩足球水平差距逐渐被拉大,两队的交手逐渐减少,在参与的几场中韩对抗中,杨晨未能取得进球。
可以说他技术不够细腻,射门不够精准,但是他却永远是最努力的那一个。从“换李铁”到“跑不死”,李铁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球迷们对他的看法。前任国足主帅米卢说:“李铁是上帝赐给中国足球的礼物!”前卡塔尔国家队主教练哈吉曾表示:“你们的李铁太可怕了!李铁是中国队真正的灵魂。”国家队队友范志毅则评价道:“中国队少了谁都可以,但绝不能少了‘铁爷’。”
虽然自97年开始抗韩始终无缘一胜,但李铁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绝对值得中国球员学习,或许国足多年恐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脚普遍缺乏“李铁精神”。
作为中国足球最后一个大佬,李玮峰的抗韩之路是从一张红牌开始,1999年某一天,在越南,李玮峰突然和李东国发生冲突,各自吃到红牌被罚下。十几年后,中韩之间的对决让两人从剑拔弩张到惺惺相惜,这或许就是宿命吧。
“其实我只有两件韩国球员的球衣,都是和李东国交换的。”李玮峰是在范志毅、张恩华之后的第三代抗韩代表人物——“范志毅VS金铸城,大黑VS崔龙洙,大头VS李东国”,李玮峰认为这就是所谓“传承”。
2000年的亚洲杯,李伟峰开始“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步”。“米卢向我走来,拍着我的头说,‘上去换张恩华,随便踢,想怎么踢就怎么踢’。”最后是2比2,中韩对决很少见的战绩。李玮峰现在还很激动:“我的国家队生涯是从打韩国队开始。”2015年底,带着5平5负的抗韩成绩,李玮峰黯然退役,而大头曾经憧憬着一起退役的李东国还驰骋在绿茵场上,以主力的身份在亚冠淘汰赛中对抗李玮峰的中国后辈们。
作为本届十二强赛年龄最大的球员,郑智也将第四次代表中国男足冲击世界杯。从2003年入选阿里·哈恩率领的国足开始,郑智至今已先后见证了国足8位土帅和洋帅,经历了2004年、2008年和2011年三次冲击世界杯失败的痛苦经历。尽管外界盛传高洪波与郑智不和,尽管今年高洪波组建国足之初没有招入郑智,尽管郑智的竞技状态也在渐渐下滑,但这次12强开打,高洪波还是向郑智投出了信任票。本届十二强赛,期待这位36岁的老队长打破逢韩不胜的怪圈。
自2010年那神奇一战之后,国足已经有6年未能战胜我们的近邻,虽然一场胜利证明不了中国足球比韩国足球强大,一场胜利也代表不了我们从此进入亚洲一流水平。但是,不可否认,一场胜利将为中国足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而这是所有比赛和未来最重要的武器,这才是胜利最根本的意义。
这38年,从迟尚斌、容志行到贾秀全、李华筠,从范志毅、郝海东到李金羽、李铁,从杨晨、郑智再到如今一代85后国脚,中国足球多少代人的努力,将在9月1日这一天首尔世界杯体育场去实现突破。